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焦作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04:37:33  浏览:90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焦作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试行)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


焦作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试行)

第7号


《焦作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试行)》已经2009年10月30日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孙立坤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一日


焦作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布与传播突发事件信息,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信息,是指涉及本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应对的突发事件信息,包括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信息。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信息,是指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应急处置工作信息,以及与突发事件相关,需提醒公众注意防范的公共服务信息。
第四条 发布、传播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处置信息应遵循统一、准确、及时的原则。“统一”就是信息发布的内容要按程序报批,统一口径发布;“准确”就是发布的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发布信息之前,必须认真细致地核对事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及时”就是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适时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和应对处置信息,市人民政府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和相关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在同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领导下承担有关具体工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也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发布相关专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和应对处置信息;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信息。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储存、分析评估、制作报告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市气象部门要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广播、电视、通信、交通、旅游、城管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办法,保证突发事件信息传递畅通、传播及时。
第七条 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包括发布机关、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内容。
第八条 涉及气象灾害的突发事件,其预警信息由市气象台制作,报市气象部门审查同意后尽快向社会发布。
第九条 涉及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突发事件,其预警信息分别由市水利、地震、国土、农业、林业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作。信息制作完毕,经相关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或者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尽快向社会发布。
第十条 涉及事故灾难的突发事件,其预警信息分别由市安监、建设、交通、环保、城管、供电、通信、公安及公安交管、公安消防等相关单位负责制作。信息制作完毕,经相关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或者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尽快向社会发布。
第十一条 涉及公共卫生的突发事件,其预警信息分别由市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农业、畜牧、林业等相关部门负责制作。信息制作完毕,经相关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或者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尽快向社会发布。
第十二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要求,及时制作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信息,报经该指挥机构审定同意后,尽快交由应急新闻发布机构通过组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统一发布。
第十三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以及持续期间,需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向社会发布的相关公共服务信息,由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制作,经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审查同意后尽快向社会发布。
第十四条 各有关部门及单位在制作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处置信息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与时效性,不得制作不准确、不真实或者过时信息。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采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快速、及时、准确地将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给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第十六条 本市和驻焦新闻单位以及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企业,应当确保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按本办法的规定做好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处置信息的传播工作。
(一)本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接收到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处置信息文字传真件后,应当尽快通过广播频率、电视滚动字幕播发信息,且每条信息播发间隔时间不超过20分钟。重大紧急信息要不间断反复播放。
(二)本市和驻焦各报社接收到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处置信息后,应当尽快在当日或者次日报纸醒目位置予以登载。
(三)本市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企业接收到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信息后,应当尽快通过手机短信向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手机用户传播该信息。
第十七条 本市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大型集会场所和大型商业、娱乐等公共场所的使用单位或者管理单位接收到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处置信息后,应当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有序疏导人员,尽快通过电子显示装置或者其他媒介传播该信息。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单位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应对工作,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损害。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组织突发事件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十条 公众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要配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对工作。
第二十一条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传播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处置信息时,应当标明信息制作单位的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信息内容,不得拒绝或者拖延传播信息,不得传播过时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预警和应对处置信息。
第二十二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十四条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导致信息的发布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相关规定,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1个月内拟订具体实施细则,明确不同类别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信息制作与发布或者传播的具体时限和程序,报相应类别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和市人民政府统一审查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资厅发综合〔2011〕2号


各中央企业:
  近期,极端天气灾害事故频发,尤其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电网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造成了严重影响,有关中央企业积极应对,努力控制和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为防范新一轮极端天气可能再次带来雨雪冰冻灾害,确保中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平稳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中央企业防范极端天气引发雨雪冰冻灾害,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做好灾害防范的组织领导
  有关中央企业要认真总结以往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经验和教训,提高防范灾害意识,提早做好应对新一轮极端天气影响的准备。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协调指导到位,特别是要将关键环节、重要部位、重点设备的雨雪冰冻灾害防范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要制订周密可行的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方案,抓紧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准备。
  二、突出重点,抓紧落实防灾抢险的各项准备
  (一)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再次出现灾害的准备。
  有关中央企业要及时完善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做好再次出现雨雪冰冻灾害的应急救援抢险的准备工作。重点地区的企业要加强职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方面基本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应急意识;要组建相应的抢险队伍,做好应急演练工作,提高队伍实战能力;要备足应急抢险物料、装备、运输工具等,确保在危急时刻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二)加强信息沟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有关中央企业要建立气象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与各级气象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极端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区气象信息,果断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防范雨雪冰冻天气引发的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三)突出防范重点,落实各项应对措施。
  有关中央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结合本地区气象特点,立即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排查,抓紧将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发电、供暖企业要加紧对重要设施进行维护检修,做好煤炭的储备工作,确保电力和热力供应;电网企业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巡查,掌握供电线路覆冰情况,提前调配好人力物力,安全高效地完成除冰融冰工作。通信企业要做好通信设施的维护检修工作,做好因灾害造成大面积通讯中断的应急准备。石油石化企业要优化生产调度,优先保证供油、供气,要加强重要生产部位、重点输油输气管道巡查,防止油气泄漏并引发次生事故。交通运输企业要做好相关防范工作,特别是做好紧急情况下避险和参加应急运输的准备。其他企业也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制订相应的措施,严密防范各类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灾害。
  三、加强值班,完善防范灾害报告制度
  有关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防灾抢险的值班工作,做好值班安排。值班人员要熟悉业务,尽职尽责,不得擅离职守。要认真落实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确保联络畅通,电网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企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及国资委报告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的情况。若发生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妥善处置,及时报告灾害情况。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威海市奖励旅行社促销招徕活动暂行办法

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政府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奖励旅行社促销招徕活动暂行办法》的通知

威政发〔2004〕39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威海市奖励旅行社促销招徕活动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四年八月二十二日


威海市奖励旅行社促销招徕活动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大旅游客源市场开拓力度,鼓励、支持旅行社宣传促销,大力招徕接待海内外游客来我市旅游,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组织旅游专列、包机、包船来我市旅游的旅行社(组团社),按下列标准实行一次性奖励:
  (一)旅游专列600人(含600人)以上的团,奖励人民币2万元;旅游专列400人(含400人)以上的团,奖励人民币1万元。
  (二)旅游包机200人(含200人)以上的团,奖励人民币6000元;150人(含150人)以上的团,奖励人民币4500元;100人(含100人)以上的团,奖励人民币3000元。
  (三)旅游包船1000人(含1000人)以上的团,奖励人民币3万元;500人(含500人)以上的团,奖励人民币1.5万元。
  第三条 受奖励的旅游专列、包机、包船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旅游专列、包机、包船必须停靠在威海火车站、威海机场、威海港口。
  (二)所载的旅游团队必须由我市旅行社(地接社)负责接待。
  (三)所载的旅游团队在我市境内驻留一个夜晚以上,并游览两个以上有门票收入的威海景区。
  第四条 奖励资金从市旅游事业发展费中列支。
  第五条 奖励资金兑现由组团社提出申请,经确认后,由市旅游局负责发放。确认程序如下:
  (一)旅游专列奖励,由市旅游局、铁路局共同确认,市财政局审核,一团一兑现。
  (二)旅游包机奖励,由市旅游局、民航局共同确认,市财政局审核,一团一兑现。
  (三)旅游包船奖励,由市旅游局、航管局共同确认,市财政局审核,一团一兑现。
  第六条 旅行社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经查证核实的,由市旅游局收回奖金,上缴市财政局。
  第七条 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人员在奖励旅行社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条 本办法由市旅游局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